TOP

传统艺术对话未来文创
[ 责任编辑:王瑞 ]
发布时间:2021-04-25 浏览:次 【

审核人:卢海清

岭南之韵如何和敦煌大美一道,引出年轻人的热情,又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把这种珍贵的传承用新的语境诉说给公众呢?带着这个疑问,2021年4月21日下午,敦煌研究院副院长罗华庆携下辖石窟寺的代表和公益合作伙伴来到广东外贸外语大学艺术学院,与师生代表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话。

罗华庆副院长在致辞中表达,以公益为机缘来到花城,并和艺术教育家们一起,与年轻人沟通敦煌石窟艺术的弘扬新思路,并与艺术学院的老师们一起,尽量创造条件落地年轻人的想法,实践中学习,学习中探索,教学相长,相得益彰。

 

广外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卢海清非常认同罗华庆副院长的观点,并邀请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的“敦煌石窟进校园”项目来到广外,让师生们可以近距离了解敦煌石窟艺术的魅力。

 

 

卢书记表示,“大漠中的美术馆”被一代代的守护者呵护着,他们身上的这种“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不仅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中,也不断激发新时代青年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奋斗精神,鼓舞每一位学生争做新时代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创新者和传播者。

在艺术学院文创中心里,王凯宏院长代表艺术学院全体师生欢迎敦煌研究院等一行嘉宾的莅临,并表示此次研讨会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希望能与敦煌研究院有更多的创意碰撞,不仅学研一体,并可以加入公益的内容,将东方艺术之美和当代艺术之新应用在更多的公共场景中,使以敦煌以及岭南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在激荡的世界文化中创新发展,带来更自信的文化表达。

 

在研讨会上,敦煌研究院多年的公益合作伙伴,上海第一财经公益基金会的秘书长彭佳分享了“西遇知美|敦煌”公益项目。

 

“西遇知美|敦煌”公益项目由东方证券心得益彰公益基金会联合敦煌研究院、上海第一财经公益基金会共同发起,旨在用新媒体、艺术创作等方式保护并传承动人的敦煌文化,让公众在守护者的讲述中得到心的滋养,收获“择一事终一生”的感动。

每一季,项目都会用一个当代职人致敬守护者们。第一季《莫高霞光》,以当代画师致敬古代画匠。 2000片传统古法泥板加上创作团队270天月牙泉畔实地驻扎,用420秒敦煌风格手绘动画短片和“见霞光”的公益艺术大展,通过玄奘的故事向大家传递闪耀的东方精神,向敦煌艺术致敬。

第二季 《温柔的脊梁》,以时装设计师致敬临摹师和修复师,用美,来传递美。一场公益大秀致敬敦煌的守护者,让大家知道东方除了坚韧,还有温柔。第三季《榆林之灵》,以平面设计师致敬讲解员。你在彼方每一日都做着石窟的同声传译,我则在此方用眼睛所见的瑰丽把石窟的艺术定格。

雨生百谷,万物萌芽。随着节气的更迭,第四季《四季的滋味》在4月20日,来到羊城。这一季,以厨师致敬研究员不仅因为饮食文化而选择岭南,更是因为在此地,海上丝绸之路中外文化交流的很迹。在敦煌石窟守护者的石窟故事里,六道菜诚意亮相, 莫高挚友相会,以心的赤诚分享丝路滋味。

 

 

项目合作方上海东方证券心得益彰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吴佳雨女士特别提到:“我们希望以艺术和美打破公益的边界,每一期项目里职人们和守护者们都带给我们很多感动。这种美好的情怀,这样宏大的艺术宝库,应该可以融入我们现代的生活方式中。文创是我们基金会一直以来的传播工具,也期待同学们能通过自己的专长和视角,去打通更多的跨界可能。”

 

西千佛洞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刘勤带来了专业、生动的讲座《敦煌石窟概述》。

研讨会上大家还观赏了《四季的滋味》公益短片。千年丝路,四季更迭,敦煌守护者们历经无数个春夏秋冬,探究石窟密码,让时光里的四季,跨越大漠山川,呼啸而来。守护者们奉献他们的四季,换来了文化瑰宝更源远流长的生命。

榆林窟文物保护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宋子贞、西千佛洞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刘勤、北石窟寺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李亮以及炳灵寺石窟文物保护研究所办公室主任丁万华与广外艺术学院副院长李志刚、广外艺术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刘晶鑫、杜鹏教授、傅志毅教授、关雪仑教授、白波教授分组讨论,与学生们共同探讨文博IP化、文创数字化、文化品牌传播等多个话题,并取得了可喜的初步共识。

本次研讨会由广外艺术学院陈雁鹏老师和蒙达华老师主持,第一财经党委副书记、上海第一财经公益基金会理事缪惠琴女士、民间收藏家詹文静女士和何朝阳先生也出席了此次研讨会。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我院南粤古驿道艺术文化研究中心和... 下一篇:艺术学院应对“疫情时代”就业困境...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