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云山教师沙龙 潘行紫旻“合唱音乐创作中的个性化风格塑造”讲座举行
[ 责任编辑:王瑞 ]
发布时间:2021-04-13 浏览:次 【

审核人:卢海清

2021年4月8日下午,云山教师沙龙迎来了华南师范大学副研究员,活跃在合唱领域的青年作曲家潘行紫旻老师,举行了主题为“合唱音乐创作中的个性化风格塑造”的讲座,为广外大的师生和来自广深地区的十位合唱指挥解析了包括《云中》《夜宿山寺》《寻隐者不遇》《赵》《三个终极问题》等合唱作品的创作思路与音乐性格的塑造方式。

潘行老师是美国犹他大学作曲博士,擅长以多元的作曲手法塑造中国合唱作品的审美意蕴。他的创作具有强烈的画面感,敏锐把握歌词的内涵,运用“绘词法”对歌词的画面与意境进行音乐描画。在《云中》一曲,“星辰暗淡”对应着和弦的愈发不和谐,声区的降低,声部的逐一减少,音响设计对歌词进行了最生动的写照。在声音材料的使用上也不拘一格,比如《夜宿山寺》一曲,合唱队员在歌曲末尾,此起彼伏的轻声念唱“不敢高声语”正是诗句内容最直意的表现。

细腻的和声写作是潘行老师合唱创作的重要特征,他的每首作品都有色彩性和声的运用,而旋律此时往往不是音乐构思的核心部分,在场师生都被他作品中漂亮的和声色彩与和声进行所折服。《寻隐者不遇》中,歌词“云深不知处”的和声运用,令听者对留白的飘渺之意产生无限遐想。

词乐关系是声乐作品创作中精心考量的重要因素,音乐旋律的创作往往需要与歌词的发音吐字相契合。在新创作的《赵》一曲中,潘行老师的旋律写作参考了湖北方言的音调,令歌曲的演唱有方言吟诵之感,令人耳目一新。

器乐声部在潘行老师的创作中具有重要的声部意义,并且承担着一些不易声乐演唱的情绪与氛围的表达,比如在《云中》一曲,由钢琴声部极端音区构成的开阔音程营造了强烈的空间感;在《三个终极问题》套曲中,打击乐声部营造出或“山河崩裂”,或“祥和彼岸”的情境,极大扩展了歌曲的艺术表现张力。

讲座后,潘行老师回答了师生们的踊跃提问,一同探讨了合唱作品多种版本演唱诠释的价值,音乐创作版权的维护,学院派严肃音乐写作的意义,童声合唱团如何理解作品深邃的内涵等话题。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让爱心汇成海洋,让真情放飞希望---... 下一篇: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艺术学院开展美育...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