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广外大教师发展论坛:刘小龙教授“解读瓦尔特·弗利什《十九世纪的音乐》”讲座在线上举办
[ 责任编辑:王瑞 ]
发布时间:2021-04-04 浏览:次 【

图文:赖菁菁    审核:卢海清

 

2021年4月1日下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师发展论坛迎来了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的刘小龙教授,举行“解读瓦尔特·弗利什《十九世纪的音乐》”的线上讲座。作为此书的中译本译者,刘老师为大家介绍了译著的章节设计和写作方式,以及本书所属的“文化语境中的西方音乐”系列丛书的学术价值,对作者的音乐史写作特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析。

以往的西方音乐史研究,音乐常常被当成孤立的艺术品来对待,受到历史研究发展的总趋势和颠覆性变化,尤其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兴起的“新音乐学”观念的影响,研究思路发生了转向。在弗利什的《十九世纪的音乐》中,音乐不再是孤立现象,而是在欧洲19世纪的文化政治氛围的滋生蔓延中发展。一旦音乐被当作人类文化的某个部分和特征来看待,我们就能从中可以看到人的品质、身份和音乐风格形成的原因。

音乐史学研究逐渐以音乐形态,创作特征作为基础向外扩展,看待音乐与人与社会的关系,在社群中的影响力。在《十九世纪的音乐》中作者将历史复杂度的重新认识和编织,循着音乐的道路,可以关注整个欧洲和的文化氛围;并且,很多先前不被注意,甚至完全被忽视掉的话题,成为了音乐的主题。如第四章的歌剧产业,第十三章对十九世纪音乐声响的讨论。

《十九世纪的音乐》通篇没有图表和大段的作品分析,音乐的文本叙述包含诸多作者的个人见解。在音乐作品分析淡化的同时,更加关注音乐和人之间的关系。

弗利什的写作方式老道,展现了深厚的学术功底,以及在断代史方面深厚的学术积累与研究经验。多学科交互发展是当今社会的突出特点,但写作一本书时,需要学者的才华与想象力,看到各种矛盾的文化现象之间的内在关系与决定因素,构建历史分析的张力。

刘老师还以导读的方式,针对师生们的专业背景挑选了书中精彩的内容片段,一同体悟弗利什高超的写作策略。

作者在宏观的文化、思想讨论与微观的音乐细节分析中徜徉,展示历史的文化现象之间的关系与内在力量的传导,这是以往一般的历史书籍中不常见的方法。在本书的第三章“音乐与梅特涅统治时代”,作者对中产阶级流行的“彼得迈耶文化”有细致的描绘,这不但解释了市民附庸风雅追求的文化根源,还揭示了文化潮流与梅特涅统治时期特殊政治环境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并据此进一步解释当时的音乐创作上缺乏大型作品,大量传播快,成本低,通俗上手的通俗风格音乐发展起来的原因,包括了舒伯特的艺术小圈子热衷艺术歌曲,不少作曲家走向文学和音乐挂钩,炫技表演在大众音乐传播中造势等等。随后,作者将话风转向贝多芬的晚期创作,以一部弦乐四重奏作品来印证作曲家刻意与中产阶级艺术风尚拉开距离的艺术观念在音乐作品中的体现。

作者还充分关注到音乐的社会市场需求部分。在第四章“歌剧产业”中,作者的论述展现了歌剧呈现方式的复杂性,歌剧创作不是简单的作曲家个人行为或是单纯的艺术题材创作,而是以商业主导的音乐文化活动和社会景观,而当时意大利歌剧的主导者和策划人往往是资本大鳄。歌剧商业经营的传统,为此后的音乐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做了示范。

作者还展现了非常清晰的文学写作能力。在第七章“超越浪漫主义”中,作者从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对瓦格纳的影响谈起,一个朝气蓬勃野心勃勃的人,为什么会有如此悲观宿命的论调呢?作者在之后导出了核心观点,即:这是一种世纪中期的综合征,是整个知识阶层表现出来的变化趋势。

刘老师在讲座最后对全书进行了总结:“该书为读者铺展开一张有关十九世纪欧洲音乐的文化之网……呈现了一个围绕音乐的动态的文化景观”。而师生们也感受到作为国内一流青年学者,从事多年西方音乐史教学与艺术导赏的教师,国内音乐学术文献翻译的杰出代表,刘老师敏锐而深刻的学术思维,严谨细腻的文风,充满感染力的亲切话语。期待刘老师能翻译更多的西方经典音乐理论书籍,也能再次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师生们此类带来高学术含量的解析与导读。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对望的方式”——艺术设计系教师... 下一篇:艺术学院召开党史教育学习动员大会...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