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建设 - 教学实践 - 正文

 

如何从设计基础教育来体现学院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的学术脉络和艺术精神,是从事设计基础教育的老师们所思考的问题。由此要求基础教育的设置与架构方式符合中国的学院艺术教学要求和当代艺术形态发展的要求。522日上午,由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主办,艺术学院承办的著名教授论坛330讲《书背后的故事从基础教育到艺术发展的路径》在艺术学院小剧场举行,主讲者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导周至禹,艺术学院院长李于昆主持讲座,艺术设计系师生参加讲座。

讲座现场 

针对中国现行设计教育现状,周至禹通过从包豪斯到当代设计,从德国及至欧洲到中国的设计教育比较,认为再去追究教师水平、学生素质、教育体制等等问题的分析无异于隔靴搔痒;与其一味地分析外在、客观性的问题,不如踏踏实实地解决问题。解决的途径应该从已经成功的探索中总结出可以继续前行的实践成果,再结合已经成功的经验再探索再前进。周至禹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自己最早撰写、设计的相关专业书籍,一直到今天对中国设计教学的实践、思考和判断等,为我们展现了这个时期中国美术院校,尤其是中央美术学院的设计基础教学的思想、观念和课程的改革。在提问环节,学生提出“数字技术时代如何重构设计基础教学”等问题,周至禹谦和回答:基础教学在教学课程中要注重扎实的专业理论与实践能力,注重学生的研究方法与思维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的宽厚基础和系统的理论知识传授。同时,设计从原来一个局部的对象扩展到世界的范围,也就造成了设计的风格、语言越来越世界化。这是设计作为一种文化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在世界越来越平的局面下,设计不应该出现单一性,相似性;要更注重民族性、多样性。

周至禹教授 

学生提问 

李于昆最后总结,周教授的讲座理性梳理了自德国包豪斯产生以来的设计观念和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影响,用他自己撰写的设计类著作、教材以及书籍的设计理念等,展示了时代的变异和发展,通过书背后的故事,讲述了从基础教育到艺术发展的路径,在国际视野下构筑中国当代教育方式、思想方法和创造途径。尤其是周教授将生活中的每个相遇都当做是一次发现,一次自然的眷念,由此将其上升到设计与自然相融,长期坚持写作、画画、思考,包括周教授撰写的散文、诗歌都成为其记录人生的美妙和有趣。讲座开启了学生的思路和视野,给予同学们很大的启示。 

合影 

上一篇: 艺术学院顺利召开学风建设动员大会

下一篇: 艺术学院举办2013级音乐系优秀毕业生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