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超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艺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
研究数码艺术以及其它艺术形式对人的意识提升的影响。围绕艺术与意识、生命驱动力的关系,进行艺术与心理学、医学与脑科学等跨领域融合研究。持续从事艺术创作⻓达20多年,采用跨学科实验、社会参与式艺术、实验动画、声音、装置、录像、绘画、档案研究等多种形式进行艺术实践。
学术和社会兼职:
广东省实验艺术协会会员
法国安纳⻄国际动画节主竞赛单元终评委,2017 年
荷兰国际动画节主竞赛单元终评委
,2015 年
专著:
《我们终将被艺术治愈——8 个走出心灵迷雾的生命故事》,2024年,广东科技出版社。 (24 万字)
《意识共生——从“艺术唤醒意识障碍”到“生命力研究共同体”》, 2021 年,岭南美术出 版社。(20 万字)
主要论文:
博士论文:《艺术、生命驱动力与意识探索——艺术作为意识障碍的唤醒方法》(18万字)
《“艺术疗愈共绘”为偏瘫患者心理赋能》,2022 年 11 月,《中国残疾人》
《由虚构而到达真实——“与巴什尔跳华尔兹“深度解析》,2014 年 03 月,《当代电影》
《法国综合艺术教育理念对我国原创动画人才培养的启示》,2012 年 01 月,《美术观察》
《中国动画,莫为浮云遮望眼》,2012 年 03 月,《人⺠日报》
《回到原点——<发生>实验动画剧场创作笔记》,2013年07月,《中国电视·动画》
《剧场化动画——动画对时间、空间、视听语言的先锋实验》,2014年09 月,《画廊》
《追逐——我的转折点》,2012年11月,《中国电视·动画》
《艺术,始于心灵——法国艺术教育分析与借鉴》,2009年1月,《艺术与设计》
主要艺术项目与代表作品:
《意识疗愈共绘》在不同医院的脑康复科开展的公益活动,2018-2020年
《医院生成美术馆》 跨学科成果展览与社会参与活动,2020年-2021年
《全人唤醒》跨学科临床试验项目,2019 年
《植物人艺术唤醒项目》艺术与脑科学跨学科临床试验项目,2014-2019年
《悬浮》多频动画装置,2016年
《发生》多频动画装置,2013年
《追逐》实验动画短片,2011年
主持的教研/科研项目:
《艺术疗愈图形改善偏瘫患者心理状况的研究》,广州市哲学社科规划项目,编号2021GZGJ280,2021-2024年
项目荣誉:
《艺术疗愈图形改善偏瘫患者心理状况的研究》,入选广州市哲学社科项目立项,2022年
医院生成美术馆项目获得和艺术基金支持,2020年
全人唤醒项目获得和艺术基金支持项目, 2019年
意识疗愈共绘活动获得和艺术基金支持项目,2019年
植物人艺术唤醒项目获得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支持项目,2017年
植物人艺术唤醒项目获得华宇⻘年艺术奖支持项目,2015年
个人荣誉:
站台中国艺术中心艺术驻留艺术家,2017年
法国 Royal Abbey of Fontevraud 国际动画艺术家驻留,2015年
TEDx 珠江新城年度最佳讲者,2017年
艺术作品获奖:
《艺术唤醒植物人项目》获得华宇⻘年奖评委会大奖,2014年
《发生》动画装置获多个奖项:
戛纳AVIFF艺术电影节展映,法国,2014年
不为人知的中国动画电影宝藏展映周,获优秀奖,巴黎中国电影资料中心,法国,2014年
北京独立影像展实验创新奖,2013年
中国独立动画论坛多媒体奖,2013年
实验动画《追逐》获多个奖项:
上海国际电影节短片主竞赛单元提名奖,2014年
捷克国际动画节评委会特别提名奖(SPECIAL JURY MENTION) ,2012年
中国独立动画论坛评委会大奖,2011年
中国国际动漫艺术周最佳中国短片奖,2011年
柏林国际短片节主竞赛单元,2011年
教学获奖:
获第15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获2009-2010年度优秀教学三等奖
获2010-2011年度、2011-2012年度优秀教师。
获2013-2014、2017-2018、2022-2023年度优秀本科生导师奖
学生获奖:
韩琦,动画作品《寻物启示》广东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类专业组二等奖,2008年
韩琦,插画《Banlance》,广东省首届大学生绘画和书法比赛,专业组 一等奖,2008年
左缇竹,《捉兵计》动画设计,香港大学生当代设计奖 银奖,2022年
左缇竹,《捉兵记》动画设计 ,获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 全国组二等奖,2022年
张钰婷、关志强、黄素滢,获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 省级二等奖 2022年
邓蕴仪,《泡泡之旅》动画设计,获15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三等奖 2023年
张敏,《中医药之韵》动画设计,广东省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二等奖,2023年
张敏, 动画类《“谁”都可画》动画设计,15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 广东赛区二等奖,2023年
肖岚晓,《Hemet》动画设计,获第二届香港数字艺术大赛一等奖,2023
余兢羽,《百年滋养 水润万物》动画设计,第15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广东赛区二等奖,2023年
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分别在2012、2014、2015、2018、2019、2023获校级优秀本科毕业论文称号
主要艺术展览:
“医院生成美术馆项目”项目成果展与一系列艺术公益活动,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广东时代美术馆, 2020年
“微光”,从植物人艺术唤醒到生命力研究共同体,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2019 年
“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女性声音”,英国曼彻斯特华人当代艺术中心,2018年
“暗流”,上海艺术⻔画廊,2018年
“China, Art in Motion”,法国安纳⻄城堡美术馆,2017年
《悬浮》动画装置展览,荷兰国际动画节,2017年
“转向:2000 后中国当代艺术趋势”,上海⺠生美术馆,2016年
“内燃”,美国 Eli and Edythe Broad Art Museum,2016年
“场域的毛细管”,广州美院美术馆,2016年
“动态之再”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2015年
“机构生产”,广东美术馆,2015年
个展《发生》,广东时代美术馆,2014年
跨学科论坛(发起人与组织者)
“意识、情感认知与艺术”跨学科国际学术论坛,(台湾)国立清华大学,2019年12月
“意识共生”跨学科论坛与系列工作坊,北京⺠生美术馆,2018年7月
“Never Art” 跨学科对谈与艺术项目,站台中国当代艺术中心,2017年5月
“植物人艺术唤醒项目”跨学科对谈,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2015年5月
社会新闻报道:
《“生命力学院”的实验者:让艺术成为陪伴与疗愈的力量》,羊城晚报,2024年
《跨学科研究者:我们终将被艺术治愈》,广州日报,2024年
《我们终将被艺术治愈——艺术治疗与社会介入的本土化探索》,中国美术报,2023年
《“艺术本就应该托住生命”—— 在医院开美术馆》 ,南方周末,2021年
《艺术不神话——医院生成美术馆》,广州日报,2020年
《医院生成美术馆!第一位被艺术唤醒的“植物人”也坐着轮椅来看展...》,羊城晚报, 2020年
《艺术进医院:从唤醒植物人到唤醒社会》/《用艺术唤醒植物人》,羊城晚报,2020年
《用艺术唤醒“植物人”》,财新网,2020年
《艺术唤醒植物人》,南方周末,2018年
《她不是医生,却帮助唤醒了 3 个植物人》,一条,2017年
《人先于艺术,先于学科》,Art World艺术世界,2017年
《我没有死,我还努力着醒来》,TEDx,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