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最新动态 - 正文

2025年3月11日下午,艺术学院“明德至善大讲堂·研究生思想论坛”第一季第五期在艺术学院阳光大厅如期举行。本期论坛的分享者是23级钢琴表演方向研究生卢小龙、声乐表演方向林芷潼和23级视觉传达方向研究生江佳佳。

艺术学院的何涛老师为论坛揭开序幕。他简要介绍了卢小龙和林芷潼即将探讨的核心问题、构思主题的初衷和灵感来源。让大家能够更加敏锐地捕捉到配乐与画面之间的精妙联系,领略到音乐在叙事和情感表达中的独特魅力。


卢小龙和林芷潼以“配乐:情景体验、情节推动与人物描绘中的艺术表达”为主题,深入探讨了配乐在影视等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他们的演讲从情景体验、情节推动和人物描绘三个维度展开,详细分析了配乐如何通过音乐的心理效应以及与视觉元素的协同作用,营造出沉浸式的艺术氛围,直接触动观众的情绪,强化他们的记忆与情感体验。分享过程中,卢小龙和林芷潼以大量的国外经典作品为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同学们呈现了一场内容丰富、生动直观的视听盛宴。



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赖菁菁对卢小龙和林芷潼的演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现象分析。她指出,当前的配乐研究领域缺乏一个明确的研究方向,正如林芷潼在分享片段时从心理学角度切入,而卢小龙则侧重于旋律、调性和配器的分析。赖主任进一步表示,这种多元化的研究视角虽然丰富,但也反映出配乐研究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框架。最后,她表达了对两位同学未来演讲的期待,希望他们能够融入一些中国经典影视作品的案例,向同学们展示中国影视作品与配乐相结合的独特艺术魅力,从而为配乐研究注入更多本土化的视角与灵感。


江佳佳以“原子习惯”为主题,全程采用英文宣讲,图文并茂地阐述了真正的自由不是靠咬牙坚持的宏大目标,而是通过设计“小到不可能失败”的原子习惯,在身份认同与行为系统的双重进化中实现的。每一次微小的行动——无论是穿上跑鞋、翻开书页,还是早睡5分钟——都是对“你想成为谁”的无声投票。当我们将焦点从追逐结果转向构建可持续的日常系统,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改变,终将在习惯复利的雪球效应下,冲破临界点,让自律成为毫不费力的自由,让理想自我从日复一日地0.01%进步中自然生长。

艺术学院副院长关雪仑教授、傅志毅教授、李秋玉副教授以及肖楠楠副教授亲临现场,聆听了同学们的精彩分享。他们被三位学生在演讲中流露出的真挚情感与澎湃热情深深打动。老师们高度赞扬了学生们的表现,认为他们的分享不仅内容丰富,更彰显了艺术学院研究生敏锐的思维与蓬勃的朝气。


 

 

文字:卢小龙

摄影:林奕馨

编辑:王瑞

初审:肖楠楠

复审:关雪仑

终审:卢海清

 

上一篇: 江西瑞金干部学院到我院调研

下一篇: 艺术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