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30日下午两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艺术学院邀请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余亚飞副教授到艺术学院音乐厅成功举行音乐思政党课《红色歌剧中的人民大众》。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李亚静出席并主持了本场讲座。讲座以红色歌剧中的一个特点——人民性为主要内容,通过对多部红色歌剧的人物、剧情、经典唱段等方面的介绍,一方面以讲座形式教授专业的音乐理论知识、传播积极向上的思想,使学生对红色歌剧有一定的了解甚至引发学生对这一领域的思考。另一方面以舞台表演的形式展示红色歌剧经典唱段,使学生深切感受红色歌剧中体现的人民性。
这场讲座既有对红色歌剧中体现人民性的分析,也有专业的现场声乐表演,更给予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宝贵意见和积极的思想。具体言之,红色歌剧中的人民性体现在以下三点。
一是体现在音乐的旋律上。在红色歌剧的许多唱段中都会运用民间音乐曲调,这一运用,拉近了和群众的距离,使人们在欣赏红色歌剧的时候,会有更多的熟悉感和亲切感,如歌剧《白毛女》中的“北风吹”唱段就是吸收了河北民歌《小白菜》的曲调、歌剧《刘胡兰》中的“交城的山来交城的水”唱段就是山西民歌《交城山》等等。此外,还有“旋律至上,好听为王”这一特点,歌剧的核心在于唱,好的故事需要唱出来,美妙的旋律往往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便于传唱,如歌剧《洪湖赤卫队》的“洪湖水浪打浪”、歌剧《江姐》的“红梅赞”等经典唱段,老百姓甚至已经把它们当成了民歌,广为流传,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二是体现在红色歌剧中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红色歌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往往不只是具体的个体英雄形象,还有英雄群体的形象、普通老百姓的形象。如歌剧《小二黑结婚》中的“小芹”,她既是善良淳朴的村姑形象、又是机智勇敢的新女性形象,更是支持新民主主义的女性形象;歌剧《原野》中的“金子”,一个追求自由的少女形象等等。表演者通过唱段、神态、动作的表演向观众展示平凡、正义的群众形象,歌剧着眼于小人物让观众没有距离感。
三是体现在红色歌剧中蕴含的精神内涵。红色歌剧往往能够让观众感受其中的革命精神内涵,传递正能量的思想,如歌剧《长征》就通过描写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来展现军民情、夫妻情、革命情和家国情,更传递了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长征精神,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新时代的我们;歌剧《沂蒙山》则是通过描写沂蒙百姓和八路军生死与共的感人故事展现不一样的沂蒙山、永不褪色的沂蒙精神,字字离不开人,句句离不开人民。
总的来说,走进人民大众的人民性是歌剧作品能够打动人心的精神内核。红色题材的文艺作品,还是以人民性为宗旨,塑造充满生命力的人物形象,讲述真实感人的故事,避免树立符号式的人物,避免过多的“炫技”。以人民性为依托,立足于民族情感抒发,表达民族理想信念的红色文艺作品才能获得大众广泛的认可。
下面是精彩的活动现场照片
歌剧《小二黑结婚》“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选段,表演者:沙晓丹
歌剧《伤逝》“一抹夕阳”选段,表演者:莫佩霖
歌剧《洪湖赤卫队》“洪湖水浪打浪”选段,表演者:吴嘉琪、沙晓丹
歌剧《江姐》“红梅赞”选段,表演者:易煜
歌剧《原野》“啊,我的虎子哥”选段,表演者:吴嘉琪
歌剧《沂蒙山》“爱永在”选段,表演者:郑宇桁
歌剧《白毛女》“北风吹”选段,表演者:何秀宸
讲述人:余亚飞副教授
演职人员与余亚飞的合影
现场大合照
文字:吴俊熙
图片:林奕馨
编辑:王瑞
初审:蒋森
复审:李亚静
终审:卢海清